好书·书评|Web3.0时代下的数字素养: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09-12 23:41

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

於兴中 著

上海人民出版社

近日,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新书书单。不久前,《数字素养》还入选了“新华荐书”第十七期推荐书单及《法治周末》2022年十大法治图书榜单。

该书由著名法学家於兴中所著,书中从数字鸿沟、算法歧视、网络霸凌、数据垄断等角度对智能科技进行有益的反思,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,使智能科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。

日前,法学博士、当代中国出版社法治编辑部主任刘文科为本书所作书评在新华社“读书频道”发布,今转载以飨读者。

Web3.0时代下的数字素养

……

有关“数字”的话题,在过去十几年似乎还是一个关乎未来的话题,但是很快,就成为一个关乎当下的话题。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,该书是作者於兴中教授近年来对智能科技与法律、伦理及社会理论思考的一些心得。正如序言中指出,智能科技是人工智能、智能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算法等前沿科技的总称,已经成为影响工业、企业、医疗、教育、法律等行业和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。智能科技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,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惑。数字鸿沟、算法歧视、网络霸凌、数据垄断等问题促使人们对智能科技进行有益的反思,借以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,使智能科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。对于大众而言,学会识别真假信息,掌握基本数字技术,培养个人数字素养,智慧地使用智能科技乃是智能时代的首要任务。

“理性”是法律和数字之间最直白的连接点。长久以来,人们就期待法律是理性的,期待法律判决的可预见性、可计算性,期盼法律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利益。但如今,当数字、人工智能这些高级工具摆在面前时,人们却充满怀疑与担忧。正如该书的核心宗旨,可以回溯到一个问题:科技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的鸿沟。人工智能如何像人的智能一样作出合乎期待的判断,已完全超出科技人员、法律人的研究范畴。这条鸿沟如要跨越,也许还要有一场真正意义的哲学反思。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这本书在文字中恰恰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意味。

情感反映了我们对数字的法律期待。或许有很多人期待拥有人工智能之后,公平正义因为机器的无情感实施而变得更加容易获得。但现实也许恰恰相反。如今,我们从事的所有事情几乎都与算法有关。每个人都是算法的受益者,但同时也可能是受害者。普通人似乎被挡在了算法的“无知之幕”背后。那么,人们又会做出怎样关乎正义的安排?

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共分为七编,其中第四编“网络空间、算法与社会公正”中着重强调了“算法权力”的问题。算法权力已成为社会、媒体和社会科学中一个热议的话题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,算法使不平等现象自动化。作者想要指出的是,数字科技与科幻之间具有本质差别。科幻充满了人的期许与恐惧,但那些无法在未来实现的部分恰恰是最现实的问题。比如说,几十年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设想,大概十年前汽车就已经满天飞了,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。现实社会不是按照人们对科技的憧憬去发展的。科技的背后有资本力量、国家力量的支持。数字科技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军事领域以及各种商业场景应用中。也许很多美好的科技因为无利可图而少有人问津。当资本的力量掌控着科技发展的方向,诸如算法权力、算法歧视这样的问题将成为必然的问题,只是这些问题穿着科技的外衣在迭代而已。因而,在我们情感上充满期待的同时,也要保持理性上的克制。

有关信念的问题方面,该书的第六编“NFT、元宇宙、网络3.0”讲述了元宇宙的名称、玩家利益、相关法律问题,以及Web3.0的前景等,可以看出法律人的职业敏感性和深深忧思。2021年10月28日,扎克伯格宣布将脸书改名Meta,指出要专注于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型计算平台,即所谓元宇宙。被称为“元宇宙第一股”的罗布乐思游戏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说:“有些人把我们称为元宇宙,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虚拟宇宙中持久的、共享的、三维虚拟空间的概念。未来学家和科幻小说作者写下了元宇宙的想法已经30多年了。随着日益强大的消费者计算设备、云计算和高速宽带互联网连接的出现,元宇宙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。”与元宇宙相关的法律问题,主要还是虚拟世界的权利、虚拟财产的权利等,仍然没有超越传统的法律框架。之所以如此,还在于人有一种信念,那些解决法律问题的基本规则和理念并没有变化。

《数字素养: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.0》对科技名词的解释比较通俗易懂,不至于让我们陷入科技迷宫。在此基础上,作者对这些新科技的适用场景作了精辟介绍,如同一个法律条文总有特定的调整对象。更重要的是,书中对相关问题还进行了一些法哲学分析,读来耳目一新。

资料:上海人民出版社